全国政协常委刘忠范:积极完善人才引进政策,扎实推进人才强国战略

刘忠范,全国政协常委、九三学社中央副主席、中国科学院院士、北京石墨烯研究院院长。当今世界正经历百年未有之大变局,我国处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关键时期,站在“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的历史交汇点上,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提出要深入实施人才强

全国政协常委刘忠范:积极完善人才引进政策,扎实推进人才强国战略

  刘忠范,全国政协常委、九三学社中央副主席、中国科学院院士、北京石墨烯研究院院长。

  当今世界正经历百年未有之大变局,我国处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关键时期,站在“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的历史交汇点上,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提出要深入实施人才强国战略,激发人才创新活力,这是应对国内外各种风险挑战、实现中国梦的关键所在。

  国与国之间的竞争说到底是人才之争。改革开放以来,制定了一系列积极有效的人才政策,实施了诸多人才计划,吸引和培养了一大批优秀人才。仅“千人计划”就引进了七千余名高层次学科带头人和创新创业人才,为我国科技和经济社会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

  但是,我们的人才计划在推进过程中也出现了不少新的问题。主要表现在:1.过度宣传带来负面效应;2.海外人才引进过程中,知识产权观念淡薄、切割不清,尤其涉及“兼职”、“双聘”等情况更为严重;3.“诚信意识”淡漠,不守规矩,“打擦边球”现象广为存在。这些问题引起以美国为代表的西方国家戒备和不满,甚至采取针对性的反制措施,负面影响巨大。这种反弹又导致我们的人才计划走向了另一个极端,“转入地下”。近两年来,一些人才政策、人才计划成为“敏感词”,不再公开发布,更不能公开报道,很多人才相关信息常常用“CJ”、“QR”、

  “QQ”等密码代替。“少说多做”无疑是正确的,但过度“地下化”和“密码化”影响人才计划正常推进,而且会进一步加重其他国家的猜疑。

  我国已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积极的人才政策是重要的战略支撑。人才计划不能弱化,更不能偷偷摸摸地进行,应积极完善、遵守规范、坚守诚信,在激烈的全球人才竞争中彰显大国风范,掌控国际话语权。为此建议:

  一是打造更加开放包容的人才环境,积极参与全球人才竞争。强化知识产权观念和诚信教育,尽可能收窄人才引进中“兼职”、“双聘”、“顾问”等灰色地带,明确岗位时间、薪酬待遇和相关知识产权问题;实施更加公开透明、开放包容、积极主动的人才政策和评审制度。

  二是充分发挥用人单位在人才引进过程中的主导作用,减少公开性的政府参与。国家负责制定宏观人才政策,用人单位实施具体人才计划。这样,既可以减少人才引进的行政色彩以及由此造成的误解和敌视,也有助于用人单位“精准引进”所需人才,而不是“帽子”人才,从根本上解决人才“帽子化”和集中评审“数字化”等问题。

  三是制定人才宣传规范,避免过度宣传带来的负面效应。深入开展“破四唯”行动,减少行政主导的人才评价和机构评估工作,从根本上杜绝用人单位对“帽子”的执着和过度宣传,同时避免宣传外溢效应带来的诸多问题。

  四是把握历史机遇,加大海外人才引进力度。当前,全球化遭遇逆流,保护主义、单边主义、种族主义思潮上升,同时也给我国人才引进和回流带来了前所未有的机遇。应尽快出台“新时期(2.0版)海外人才战略”,吸引高层次海外人才到中国发展,为人才强国战略提供充足的人才储备。

  文章选自人民政协网,2021年3月5日

  CCG发布《中国留学发展报告(2020~2021)》

  ⊙慕安会第一问!CCG秘书长对话联合国秘书长

  ⊙CCG在2020年全球顶级智库百强榜单中再上升12位

  ⊙国际形势风云变换,近期CCG与各国驻华使节交流记

  视频|《焦点访谈》——时代之问的“中国答案”

  CCG报告|拜登时代的中国与美国:趋势与应对

  全球化智库CPTPP报告入选CTTI来源智库年度精品成果

  送上一本有声日历,请您注意查收

  ⊙CCG新年贺信|告别不平凡的2020凝聚希冀开放前行

  ⊙国际青年领袖对话项目启动!

  ⊙六十国代表出席CCG大使圆桌

  ⊙2020第五届中国全球智库创新年会举办

  ⊙2020第六届中国与全球化论坛成功举办

  ⊙“国际人才组织联合会(AGTO)”在第三届巴黎和平论坛上发起成立

  ⊙社会智库协同网络发起加强社会智库合作发挥更大作用

  ⊙CCG主任王辉耀在雅典民主论坛上接受纽约时报专访

  ⊙CCG主任王辉耀与25国驻华大使谈疫情后的中国经济

  ⊙中国服贸会扩大开放暨企业全球化论坛成功举办

  ⊙【完整视频】纪念联合国宪章签署75周年线上专题论坛举行

  三次亮相,为何这个舞台的辩论和对话如此重要

  ⊙CCG30余场线上研讨集中展示

  全球化智库(CCG)报告/期刊在线阅读

  ⊙CCG十年磨一剑,只争世界100强

  CCG访美“民间外交”开展二十余场活动:关键时点发出智库声音

免责声明:本站部分内容和图片转载自互联网,该文观点仅代表原作者本人,文章内容仅供参考,不构成建议,也不代表本站赞同其观点,请读者仅作参考。

相关推荐

推荐内容

版权声明:本站部分内容和图片源于互联网,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转载文章版权属于原作者所有,若有权属异议及违法违规内容请联系我们删稿,站务联系QQ:29380611。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