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州新政,帮“打工人”户口转正

文|张世亮近期,有着“最牛地级市”之称的苏州市,又“整活”了。在这轮全国轰轰烈烈的“抢人”大战里再出新招,提出了更加优厚的落户政策,为城市未来的发展储备“资源”。▲来源:新京报近些年,各个地方政府开始花式“抢人”,为落户广开“绿灯”。仅今年12月份,就有苏州、广州、无锡、

苏州新政,帮“打工人”户口转正

  文|张世亮

  近期,有着“最牛地级市”之称的苏州市,又“整活”了。在这轮全国轰轰烈烈的“抢人”大战里再出新招,提出了更加优厚的落户政策,为城市未来的发展储备“资源”。

  ▲来源:新京报

  近些年,各个地方政府开始花式“抢人”,为落户广开“绿灯”。仅今年12月份,就有苏州、广州、无锡、青岛、福州、无锡五地提出新的落户政策。放眼全年,据不完全统计,全国已经有46座城市出台落户政策69次,这些数据无不说明这场“抢人”大战“厮杀”激烈。

  苏州作为中国地级市GDP排名的“状元”,也在今年最少3次调整落户政策。在12月18日,发布《关于进一步推动非户籍人口在城市落户的实施意见》(以下简称《意见》)中,又体现出“新意”——这次苏州不止要“抢人”,还要“保人”。

  地方户籍政策向来与中央的政策“看齐”。今年的苏州的政策变化也是跟紧中央政策的“脚步”。

  中国大陆城镇化在2019年年末突破60%的大关,约8.4亿人已经居住在城市,然而中国的户籍城镇化率仅为44.38%。中央已经多次发文,强调要缩小城乡差距,让更多人享受城镇化带来的福祉。

  2020年3月30日,《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构建更加完善的要素市场化配置体制机制的意见》发布,再次强调要深化改革现有的户籍制度,推动超大和特大城市调整完善落户积分政策。随后在4月,国家发改委发布的《2020年新型城镇化建设和城乡融合发展重点任务》,文件中提到“督促城区常住人口300万以下城市全面取消落户限制,推动城区常住人口300万以上的城市基本取消重点人群落户限制相关规定。”

  中央多项政策连发,地方政府当即“会意”,立马借着“东风”,出台各自的政策为未来发展“招兵买马”。苏州作为中国第一大工业城市,上海市的“好邻居”,在看着隔壁,和全国一线城市热热闹闹的“招新人”时,自己也不愿甘居人后,也开始“未雨绸缪”。

  人口老龄化也是苏州户籍政策多次变化的一个重要的“背景板”。当前苏州市60周岁以上的老龄人口达到了185.6万,约占常住人口比为17%。国际上以60岁老年人口占总人口的比值超过7%,作为步入老龄社会的标准。如果该比值超过20%,则是表示已经步入了“中度老龄化社会”。

  按照这一标准,苏州已经马上要迈进“中度老龄化”社会的门槛。而且,苏州2019年末人口相比2018年年末人口,仅增长了0.3%,对于外来人口占到六成以上,全国流动人口数量排名第五(前四,北上广深)的工业城市“一哥”来说,上面数字无不说明,人口危机已经悄然到来。

  苏州2019年常住人口为1074.99万人,户籍人口为722.6万。数据显示,约70%的在苏外来人口从事制造业,且第二产业就业人口占2019年总就业人口的58%,江苏省更有约四成的流动人口都在苏州。这些数据无不说明,工业城市”一哥”的宝座,有很重要的一部分是苏州外地人打下的。但是他们中的部分人,没有获得户口,因而他们在享受部分社会福利时,成了“隐形人”。这部分“精神”苏州人,也渴望变成“名义”苏州人。

  苏州在这次户籍政策改革,不只是对未来人才抛去了“橄榄枝”,最重要是给当前“打工人”送去一张“迟来的通行证”,让他们成为真正的苏州人,这背后体现的是“以人的城镇化为核心”的城镇化精神。

  前述苏州《意见》提出,本次改革原则之一就是“坚持积极稳妥,存量优先。突出重点人群,着力抓好已经在城镇就业、进城时间长等存量农业转移人口落户工作,有序引导增量,让有意愿、有能力在城市落户的农业转移人口应落尽落”。简言之,就是虽然要“抢人”——提“增量”,但是更要的“保人”——保“存量”,让更多的非户籍人口“转正”。

  《意见》细则就更加明确指出“优先解决好在城镇就业、居住5年以上和举家迁徙的农业转移人口,以及新生代农民工的落户问题。”2019年,苏州的“存量”人口约有352万人,占全市常住人口的32%,可见市场还是比较“广阔”。帮助就业5年以上的人获得苏州户口,即是对他们过去对城市发展贡献的肯定,也是给了一道“请帖”,邀“存量”人口一同共绘城市未来的蓝图和分享发展的硕果。尤其是,新时代农民工在城市的基础建设,对都市的工业发展起着尤为重要的作用。这次户籍改革,将给予他们“名分”,他们也将可以在城市有更多彩的未来。

  都市圈是近几年的热词。作为江苏省第一大移民城市。这次《意见》中,就提出了“苏州积分落户时,居住证年限和社保年限要与南京积累互认”以及”探索苏州与无锡、常州等具备条件的都市圈率先实现户籍准入年限同城化积累互认。”这些政策和数据体现出“保人”的想法。通过积分互认,让外来的工作者,可以更安心在苏州工作。即使未来他们想换个城市去寻求另一片新天地,同样给他们未来的“名分”。

  也就是说,“打工人”在无锡积攒的落户积分,到了苏州之后,不用归零,苏州将承认既有落户积分。都市圈的发展,必然会促进都市圈同城化,苏州这一次的户籍变革即是提前为未来城市转型的做的准备,也是给当前“打工人”吃下一个“定心丸。”

  ▲来源:华经情报网

  帮助农业人口落户,也是这次《意见》的亮点之一。根据有关数据显示,苏州的乡村人口数量占总人口占比达到了23%。伴随着城市化的加速,城市周边的农业人口涌入了城市,为苏州工业发展贡献自己的力量。之前的户籍政策,使得他们很难有个“名分”,进而导致“同城不同层”。

  这次《意见》提出了“实在”的配套措施:把农业转移人口落户数量与建设用地新增数量和财政资金支持挂钩。这一政策背后,就是用“蛋糕”来调动市辖各县和市辖区推进农业转移人口落户工作的积极性。

  此外,《意见》里还提出了要推进来苏务工人员与城镇职工同工同酬,确保落户农民也纳入城镇住房保障体系,加入医疗保险政策,实现公共服务均等化的政策。这些政策都将有助于苏州工作的流动人口变为常住人口,最终变成户籍人口。让已有的“存量”,变“增量”,实现“同城”,又“同层”,让更多人,感受到政策里的温情。

  中国城镇化发展,必然会促进乡村人口向都市转移。目前城镇化的主要目标之一,就是让这些常住人口变成户籍人口。简言之,其核心同样也是既要提“增量”,更要转“存量”,给户籍的背后是“还名分”,共享社会发展福祉。

  与全国大部分城市热热闹闹的抢“明月”不同,苏州这次《意见》里,更加体现的对“繁星”的关心。虽然“皓月当空”,可以带动都市重要领域加速发展,但“孤月”让夜空也会稍显寂寞。“繁星”的光辉虽不及“明月”,但是他们更是城市建设发展实践者,有了他们,夜空不再单调。

  愿未来有更多“精神”苏州人,可以“转正”。让他们可以共品苏州的鲜肉月饼,共见金鸡湖的落日湖光,让他们的子女可以共享阵阵书香。

  最终让口中的那句“你们苏州人”,变为“我们苏州人”。

  (作者系《财经》实习研究员)

  -END-

  参考文献

  【1】市政府办公室关于进一步推动非户籍人口在城市落户的实施意见.苏州市人民政府.

  【2】多地发布户籍新政引才政策再升级.央广网.

  【3】苏州流动人口大数据发布江苏省40%流动人口都在苏州!看苏州.

  【4】苏州户籍新政,难得的是“人本精神”而非“抢人”.新京报.

  【5】今年超20城“抢人才”:落户无门槛,广州上海开绿灯.新京报.

  【6】苏州统计年鉴.苏州统计局.

  今日互动话题

  你的城市在“抢人”吗?

  欢迎评论区留言告诉我们~

免责声明:本站部分内容和图片转载自互联网,该文观点仅代表原作者本人,文章内容仅供参考,不构成建议,也不代表本站赞同其观点,请读者仅作参考。

相关推荐

推荐内容

版权声明:本站部分内容和图片源于互联网,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转载文章版权属于原作者所有,若有权属异议及违法违规内容请联系我们删稿,站务联系QQ:29380611。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