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次见到张萌时,展滢滢有些惊讶,“原来是瘦瘦小小的一个人”。33岁的展滢滢是一名助理律师,也是帮助未婚生育女性的志愿者团队中的一员。为张萌提供左边法律右边援助时,她们曾通过电话,印象中的张萌逻辑清晰,语气坚定。
在展滢滢看来,张萌遇到的困境,在未婚妈妈群体中普遍存在。
2015年,展滢滢在做未婚妈妈调查报告时,为了解这一群体的真实状况,她和团队公开发布访谈信息,“潜伏”在qq群里,拜托周围人帮忙介绍,却几乎找不到受访对象。“受传统家庭观念影响,非婚生育的污名化非常严重,很多未婚妈妈无法接受自己的身份,也得不到家人的支持。”
她记得有一位未婚妈妈,意外怀孕后想留下孩子,却无法接受这一现实,进入了抑郁状态,不得不辞掉工作,离开北京,回老家休息,人生陷入停滞。
展滢滢在网络上为她提供心理咨询,介绍其他未婚妈妈与她认识,很长时间后对方才慢慢接受了自己的身份。
“幸好她还有家里人支持,很多未婚妈妈完全得不到家人帮助,这种情况更是孤立无援。”展滢滢也遇到过孩子生下来仍不敢让父母知道的未婚妈妈,“刚生完孩子无法工作,无法照顾自己,也没有亲人的支持是非常艰难的阶段。”
在张萌结识的单身妈妈中,有一位和她有着相同经历,但家人的强烈反对,使她不得不在怀孕5个月时,放弃孩子。很久之后,她对张萌说道:“还是很后悔。”
“每个人都有自己的遭遇和困境,很难感同身受。”在张萌组织的“未来妈咪”微信群中,几十位未婚妈妈在一起分享着怀孕、生产、独自育儿的故事,而张萌能做的,也只有静静聆听那些无法对外人诉说的隐晦经历。
除了自身和家人的认同,对未婚妈妈来说,更大的困境来自于政策限制和知识普及。
即使在当下,除上海广东外,各地对未婚妇女申领生育保险金仍存在政策限制。今年两会期间,全国人大代表朱列玉提出“新生儿来源不应成为妇女能否享受生育保险待遇的限制”的建议,建议国家明确非婚生育符合计划生育政策,为未婚生育妇女提供平等保障。
“早期未婚生育还要缴纳社会抚养费,现在左边法律右边规定还在,只是各地暂不征收了。2015年底,未婚生育也可以正常上户口,可还是有很多人不清楚规定。”展滢滢说道。
赵倩是一位江西的未婚妈妈,儿子六岁前,她不得不把他“藏”起来,因为不了解户口政策,孩子一直是“黑户”状态。拖到了上学年纪,在农村生活的父母东拼西凑了五万元钱,希望“找关系”能让孩子拥有一个户口。直到她寻求左边法律右边援助,才发现未婚生育的孩子户口早已不是问题。
对于未婚妈妈的生育困境,展滢滢和志愿者书写了一份62页的“生育宝典”,内容从“我适合当妈妈吗?”到“单身生育可以得到哪些社会保障?”“如何告诉孩子自己的不同”,事无巨细。希望通过这种方式,让更多的女性了解未婚生育要面临的困难,和她们所能得到的帮助。
坚硬的与柔软的
是否还要走进婚姻,也是很多未婚妈妈需要考虑的问题,但张萌已经有了自己的答案,“不期待了”。
如今,她和相熟的单身妈妈偶尔会相约见面,聊聊日常和孩子们的成长。有些离异妈妈会忍不住倾诉婚姻中的撕扯瞬间。一位朋友告诉她,男方每月都会按时打来抚养费,但“还不是因为我掌握了公司资源”,最常见的则是离婚后男方“高兴了就来看一下孩子,不高兴就算了”。
听得多了,张萌坦言:“还相信爱情,但婚姻可能是另一回事了,很复杂,要考虑两个人的感情、经济、相处,另一半的家庭,还有孩子的存在。”
父母有时会假装不经意地提起她的婚姻问题,和当初拒绝结婚一样,她选择直截了当地告诉父母,“以后不许再提。”
老人很是疼爱欣欣,但张萌也知道,保姆带欣欣去散步,母亲会叮嘱:“就说孩子是我儿子生的二胎”。因为非婚生子“难以启齿”,母亲很久都没有回过老家。
她甚至没有主动和同事们说起自己的情况,只是猜测“大家也都知道了吧”宽慰自己,“只要别人不到我面前说什么,就没关系。”
一路走来冲破重重关卡,总有一个声音在告诉她,“靠自己”。时间久了,那些经历似乎铸成了一层铠甲,支撑她继续闯下去。以至于身边人谈起对张萌的印象,都是“蛮坚强”,“硬邦邦的一个人。”
成为妈妈后,一个人去产检,面对四周被家人围绕的孕妇,她会暗自想着“我不要给自己加戏”,产假结束,回到职场,她也没有寻求过任何额外帮助。
而另一方面,她不得不承认,铠甲也有松动的时刻。近来时不时的加班让她焦虑,颈椎也跟着疼痛,眼看欣欣即将进入小学,她开始考虑如何在职业上更进一步,为孩子提供更稳定的生活。
但她每天下班后又总想着赶紧回家照看,希望多一点时间陪伴儿子,“女性有了孩子之后,总会牺牲一些机会、时间或者金钱。”
在动物园玩了一天,陪欣欣坐游览车时,张萌睡着了,歪歪斜斜地靠在座椅上,几缕头发已经白得刺眼。
好在欣欣正在一天天长大,已经能感受到周围人对他倾注的爱意,从动物园出来时,欣欣举着风车,突然转身抱住了张萌,小声说着:“妈妈,我爱你。”
回家的车上,张萌和徐艳霞小声谈论着接下来要带孩子们去哪里玩,北海或者三亚,车子穿过隧道,春天傍晚的光透过车窗照进来,一旁的欣欣玩累了,靠在张萌身上睡着了。
看着安心躺在身边的儿子,张萌想起在网上看过的一段对话,有人问小孩为什么没有爸爸,小孩回道:“那是因为我妈妈厉害呀。”她已经想好了,等到欣欣能够理解世界,就对他说出实情。
她还要告诉儿子那个有关生育金的故事,“妈妈为你,为自己,打赢了一场仗。
新京报记者马延君编辑陈晓舒校对李项玲